💗【禮義廉恥故事】~士選讓產
📍【原文】
五代張士選、幼喪父母。其叔育之。祖產未析。叔有七子。選年十七。叔曰。今與子析產為二。各得其一。選曰。叔有諸兄弟七人。可分為八。叔固辭。選讓愈力。因從之。時選在館。術者稱其滿面陰騭。必高第。後果然。
明代俞僧與伯之六子。七分其祖產。士選與叔之七子。八析其祖遺。俞僧因從其妻之言。士選則出於己之意。彼則後報以富。此則先報以貴。後先輝映。天之報施皆不爽。蓋士選尤賢於俞僧也。
📍【白話解釋】
五代時候。有個張士選。幼小年紀就沒有了父親母親。靠著他的叔父養育他。他祖父遺下來的家產。還沒有分析過。他的叔父有七個兒子。等到張士選十七歲的時候。他的叔父對他說。現在我和你把祖父遺下來的家產。分做兩份。大家各得一份罷。張士選說道。叔父生有兄弟們七個人。那末應當把家產分做了八份才好。他的叔父一定不肯。張士選愈讓得厲害,因此他的叔父也就答應他了。這個時候。張士選還在書館里讀書。有一個看相的。偶然走到書館里來。看見了張士選。就指著張士選對書館里的先生說。這個人滿臉陰騭。將來必定能夠高高的及第。後來果然應了他的話。
📍影片出處自
https://youtu.be/BMKUBdRL4M0
📍文章出處自
http://www.dfg.cn/big5/dygsh/bdgs/bdgsyw/bdguyw-ti14.htm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📝【學習心得】
古聖先賢對孝悌精神涵養看得比自己的得失還重要,一句口頭諾言也就堅守一輩子,遇到困難時,更是如此面對,這樣的道德情操、兄弟間的兄友弟恭大家和樂融融,團結一心不分家的互助互相敬讓,家庭充滿溫馨和諧更讓人心安定,現在的社會如同劇中這樣的家庭似乎越來越少了,原來是失去了孝悌的道德涵養薰習,人與人間不僅不守諾言,也會因利益而相互爭奪,多少親人訴訟公堂,沒有習得中華文化的涵養,人就少了理智的是非判斷,只依自我為中心,做自私自利的事情,也就產生了紛亂的根源,因此中華文化的紮根在現今真的好重要。